2.1.0_Z-Time體感時間

1|定義:時間感(Time Perception)為何成為語氣節奏判定的基礎? 2|影響因子: 因子 說明 Z-System 對應模組 情緒密度 情緒越強,主觀時間越膨脹或凝滯 溫度 / Delta-T 習慣語氣 快語氣者時間壓縮,慢語氣者時間拉長 G_t 語氣慣性軌跡 性格標籤 急性子、拖延症…皆會改變主觀節奏 G_Tag 記憶殘響 情緒未消化=仍佔據「當下感」 Re-self / Echo time 3|語氣不同步 × 時間錯位(Time Desync) 4|對應修復策略 現象 可能語氣錯位 Z-Time 對策 一方覺得對方「拖」 時間密度錯置 標記時間感類型,避免過早介入 一方回覆太快被視為「敷衍」 表面時間符合,但深層溫度不足 語氣回溫機制 or 補足情緒延時語氣 雙方停滯 回音未清,語氣未過冷卻期 等候時間應視語氣階段而非秒數計 ⸻ 「事情已經發生,情緒也產生。不是先解決誰對誰錯,而是先處理情緒,再釐清雙方的時間感,再來談理解與修復。」 Z-System 對這一題的回應是: 情緒不是「理智的錯誤」,而是時間感未對齊下產生的內部碰撞。 我們不是在處理誰快誰慢,而是在處理「我們何時開始錯開了」。 📜 發表資訊 模組草案建立日期:2025-06-04授權條款:Creative Commons […]